查看原文
其他

MedComm | 四川大学刘鸣/雷鹏团队的研究揭示血红蛋白可作为脑出血预后标志物

SCIMEA Wiley威立 2022-10-18


我国脑出血发生率占所有脑血管事件的 25%,远高于西方人群的 8-15%  [1,2],鉴于脑出血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脑血管疾病,病因构成复杂,除了降压和手术,目前缺乏针对不同类型脑出血的、具有高特异性且有效的干预措施, 如何有效预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鸣教授雷鹏教授课题组合作,在Wiley出版的MedComm 上发表了题为Low hemoglobin is associated with worse outcomes via larger hematoma volume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due to systemic disease的研究论文,利用中国人群大样本队列数据,揭示了脑出血中低血红蛋白对系统性疾病亚型脑出血预后的作用及其背后可能的机制 [3]。该文通讯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鸣教授、雷鹏教授,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舒婷和Yang Shu。



脑出血按照不同病因,根据 SMUSH-U(脑出血病因分型)分型标准,可分为 6 个亚型,包括血管结构异常亚型(S)、药物相关亚型(M)、淀粉样血管病亚型(A)、系统性疾病亚型(S)、高血压亚型(H)和不明原因亚型(U) [4]。血红蛋白水平既是一类临床易检测指标,也是易干预的治疗靶点。既往研究提示贫血等低血红蛋白血症对脑出血预后有不良影响,但介于上述的脑出血病因的多样性,系统评价并未发现低血红蛋白血症和更差预后之间有确定的关系 [5]。这一研究现状可能源于既往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再对不同病因再进行亚组分析样本量更小, 可能无法确保统计效能。


图1. Research methods and main results.


本文研究人员利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脑出血队列数据(n=4643),根据SMUSH-U标准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病因学亚型分型,并结合无监督聚类分析的方法,同时对多中心样本进行主观及客观分类并比较 (图1)。研究发现,无监督分类中的亚组3和 病因分型中的系统性疾病亚组高度重合,提示系统性疾病亚组脑出血人群可能有其独特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系统性疾病亚组中,贫血及低血红蛋白显著增加了这一亚型脑出血患者的一月死亡风险(7.93倍)和三月死亡风险(1.33 倍)。


图2. Mediation model of association of anemia with 3-month death with hematoma volume on admission as a mediator in patients of systemic disease ICH subtype.


此外,通过中介分析,研究人员探索了贫血、血肿体积和三月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血肿体积可能是介导贫血和三月死亡风险增高的机制之一(图2)。


综上,研究人员发现在系统性疾病导致的脑出血亚型中,贫血和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通过增加脑出血时的血肿体积,导致不良预后。而在其他类型的脑出血中,血红蛋白与脑出血预后并无显著联系。本研究从脑出血病因多样性的角度,澄清了小样本未能证实的临床关联,并为不同亚型脑出血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Wang Y, Cui L, Ji X, et al. 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events: design, rationale, and baselin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Int J Stroke 2011;6 (4):355-361.
[2] Wei JW, Arima H, Huang Y, et al. Variation in the frequency of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and ischaemic stroke in China: a national, multicentre, hospital register study. Cerebrovasc Dis. 2010;29 (4):321-327.
[3]  Zhang S, Shu Y, Chen Y,et al. Low hemoglobin is associated with worseoutcomes via larger hematoma volume in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due to systemic disease. MedComm. 2022;3:e96. https://doi.org/10.1002/mco2.96
[4]  Meretoja A, Strbian D, Putaala J, et al. SMASH-U: a proposal for eti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 2012;43 (10):2592-2597.
[5]  Zhang S, Pan X, Wei C, et al. Associations of Anemia With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Meta-Analysis. Front Neurol. 2019;10:406.


通讯作者简介



12

刘鸣

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博导、学科主任。 长期致力于应用循证医学原则和方法进行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和脑血管病诊治难点研究。在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大面积/重症脑梗死、急性脑小血管病(包括脑出血)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和临床经验。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包括高被引和热点论文,入选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参与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标准修订, 牵头和执笔多部中国脑血管病指南或共识。主编国家卫健委规划教材《神经内科学》等教材。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被评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卫生计生首席专家和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12

雷鹏

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神经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J Neurochem, Zoo Res, J Mol Neurosci等期刊编委,亚太神经化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中国卒中协会血管认知障碍分会委员。长期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防治策略及生物标记物发现。发现微管相关tau蛋白参与调控铁离子在胞内的运输,其功能性失调导致铁离子在胞内沉积,诱导神经元死亡。在包括Nat. Med.、Mol. Psychiatry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1篇(近五年31篇);总引用超过3000次(ISI高被引论文3篇);研究成果被Nat. Med.、Nat. Rev. Neurol.等杂志报道点评。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课题多项。



引用文章


Zhang S, Shu Y, Chen Y,et al. Low hemoglobin is associated with worseoutcomes via larger hematoma volume in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due to systemic disease. MedComm. 2022;3:e96. 

https://doi.org/10.1002/mco2.96


期刊介绍



MedComm 是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全球领导者——Wiley公司出版发行的全英文生物医学专业期刊(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6882663), 被PubMed Central (PMC)、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ESCI)、Scopus、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 等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


主编由英国牛津大学James Henderson Naismith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爱丁堡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Günter P. Wagner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魏于全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副主编与编委由全球10多个国家的著名科学家构成。


MedComm 是同行评审的在线发表开放获取 (OA) 期刊,及时出版关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方面的工作,力争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SCI学术期刊。本期刊发表论文类型包括综述(Review)、展望(Perspective)、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致编辑信函(Letter)、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等,对于重要的原创性成果采取“快速通道”模式,帮助作者以最快的速度发表文章,最快一周可接收,并于2020年至2022年之间免收论文出版费。此外,投稿时文章格式不限,正式接收发表时再按本期刊要求修改。


MedComm 竭诚欢迎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医生、研究生积极向期刊投稿!


相关阅读



撰写 |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

改编 | Tina

影响因子不是衡量期刊成功的唯一标准,基于这一共识,我们正在完善衡量和提升 Wiley 期刊与作者成果影响力的方式。以后,我们将采纳基于期刊和文章的多样化评价指标呈现影响因子,以更丰富的形式展示期刊表现。We recognize that the Impact Factor is not the only measure of a journal’s success, and we are improving the way we measure and promote the impact of Wiley journals and the impact of our author’s work. In future communications we will be presenting the Impact Factor in the context of a variety of journal-based metrics, and article-based metrics where appropriate, that provide a richer view of journal performance.
Wiley是全球科研和教育领域的领导者,通过促进发现、赋能教育和塑造人才,来激发人的潜能。200多年来,Wiley推动全球知识生态系统的发展。如今,我们高影响力的内容、平台及服务帮助科研人员、学习者、机构和企业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实现他们的目标。Wiley全球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霍博肯(Hoboken),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WLY和WLYB。


点赞,在看,分享,来个一键三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